18

2024-02

【乌鲁木齐晚报】 农科院里听“菇”事

资料来源: 作者: 浏览量: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江斌伟

出菇室里,一排排植菇架上,颜色大小不一的平菇或顶着小蘑菇刚露头或者簇拥成一团;出菇棚里,一行行菌床上从土中顶出一个个可爱的朱红色小伞(大球盖菇)……大年初二一大早,虽然正值新春佳节,但蘑菇生长不等人,在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宁渠食用菌试验基地,科研人员正在忙着“照顾这些刚出生的精灵们”。

与室外冰天雪地的寒冷气息相比,在智能化出菇室,温暖如春,温度始终控制在10~18℃,一排排菌架上,十几种平菇开始冒头,黝黑的,灰蓝的,灰白的,朵朵不同。

大年初二,在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宁渠食用菌试验基地,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站长贾培松和团队成员正在观察平菇生长情况。记者江斌伟摄

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站长贾培松正在检测室内温度。

这里最有特点的是夏灰1号。该品种是从河南引进的耐高温平菇品种,适宜新疆夏季种植,目前长出第一茬平菇。

在新疆,栽培面积最大和消费量最大的就是平菇。待试种成功后在新疆大面积推广。

而出菇棚里更是暖融融的。在240平方米的大棚里,种着的是大球盖菇。

在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宁渠食用菌试验基地,一个大球盖菇顶着朱红色的伞盖冒出来,上面布满白色鳞片。记者江斌伟摄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基地大棚里种大球盖菇,俗称赤松茸,你看成熟的菇的菌盖是酒红色,可以制干,也可以鲜食。过年了,这些蘑菇不等人,等着采摘,我们就加班加点干起来。”贾培松说道。

这里有一股浓郁的菇菌气息,一行行菌床上,有些大球盖菇刚刚冒头,有些则撑起了枣红色的小伞,有些鳞片清晰可见。

大球盖菇的温度适应范围广,抗性强,但菌丝阶段非常娇贵,需氧量大,前期,团队成员经常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等,做好监测,保证其健康成长。

早在去年10月中旬,团队就忙着备料,10月底在大棚里播种一批批菌丝。眼下,大球盖菇进入最繁忙的阶段——出菇。

在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安宁渠食用菌试验基地,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新疆综合试验站站长贾培松和团队成员正在采收蘑菇。记者江斌伟摄

团队成员正在认真地采摘下一朵朵蘑菇,小心地、整齐地将它们摆在泡沫箱。两个多小时后,采收后的几十箱鲜菇被整齐码放在地头。随后,团队成员又去了出菇间,采收了平菇、白灵菇等新鲜蘑菇。

很快,一个早上过去了,第一批大球盖菇、白灵菇蘑菇采收完毕。这时,创新团队成员将一箱箱蘑菇运到基地二楼实验室,稍作休息调整,给蘑菇“取种子”。

团队助理研究员朱琦先将一个蘑菇小心翼翼地取出,用小刀子修理掉多余的菇柄,用游标卡尺全方位测量蘑菇,如菌盖大小、厚度等,然后将它摆放在黑色布景下,从各个角度拍摄特写。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一环——取种子。

在超净工作台上,朱琦用酒精棉球擦拭蘑菇进行表面消毒,然后将蘑菇从中间掰开,用杀过菌的镊子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组织块接种到培养基平板中央,在25℃培养箱培养,组织块在培养箱中慢慢萌发为丝状菌丝,即为蘑菇种子。

贾培松说:“我们通过取种子,给蘑菇生命的下一次轮回留下宝贵的生命密码,让它们生生不息,最终挑选出口感好的新品种,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该团队是新疆食用菌领域从事研究时间最长、人员最多、研究基础最好的科研团队。目前,建立较为完备的产学研科研平台,建成1个核心试验基地,3个研究平台,7个示范县和3个试验基地,并在平菇、阿魏菇、大球盖菇等食用菌种质创制和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助力新疆现代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乌鲁木齐晚报】有一种年味儿叫“坚守” ——乌鲁木齐晚报记者正月初一深入基层感受龙年新春新气象

下一条:【乌鲁木齐晚报】瓜苗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