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3-09

【乌鲁木齐晚报】走进乡村看振兴 给玉米穿上“保鲜衣”

资料来源: 作者: 浏览量:

从田间采收回来的鲜食玉米,立刻送入高科技流水线上进行产品加工……一穗穗鲜食玉米经历4个多小时的加工后,穿上“保鲜衣”,然后通过电商等平台销售,很快端上市民餐桌。 9月1日10时许,记者来到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鲜食玉米种植基地,田间郁郁葱葱,玉米飘香。 鲜食玉米最重要的就是快速加工,怎样保持一个“鲜”字?在这里采用的是“抢鲜+锁鲜”模式。 只见田间一排排成熟的玉米果穗饱满,高高挂在玉米秆上,一辆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拉运玉米,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和运输车辆正在田地间进行收割作业,一穗穗玉米被完整地收进车厢,剩下的秸秆和叶片经过粉碎后抛撒还田。 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副场长徐艳文说,田间种植的玉米品种为万糯188,属于白色中熟甜糯玉米,从出苗到采收鲜穗春播90天左右,植株长势强壮。这些鲜食玉米果穗呈长筒形,籽粒雪白,无秃尖,大小均匀,每穗重约500克。鲜穗籽粒皮薄,清香绵软,甜糯适口,适合鲜食和加工。

刚收获的玉米先用拖拉机运到不远处的新疆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场鲜食玉米加工车间,十几名工人正在忙碌。 一穗穗颗粒饱满的玉米“搭乘”流水线,经历挑选、剥皮、切穗、清洗、杀菌、蒸熟、冷却、速冻、包装、装箱等一道道工序后完美蜕变,色泽鲜亮,口感甜糯,最大限度保持了鲜味,成为周边农贸市场“抢手货”。 “为保证新鲜上市,进行机械化采收,鲜食玉米从田间地头到加工成产品,最快四小时就能供应市场,时间较人工采收缩短30%。”新疆玉维鲜农业科技中心玉米加工车间主任龚凡说,原料需要进行高温蒸煮,然后经预冷后进入速冻环节,能保持玉米甜糯口感。

徐艳文说,今年在中央引导地方项目《新疆鲜食玉米“种、养、加”技术集成示范》支持下,通过与新疆玉维鲜农业科技中心合作,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引进顺向机、分级机、蒸煮加工生产线等先进加工设备,同时引进鲜食玉米蒸煮高效能量管理技术和装备,目前投产运行,为新疆鲜食玉米产业向机械化、节能化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新疆玉维鲜农业科技中心负责人纪顺算了一笔账,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装备,推动节能加工技术应用,使蒸煮设备装机功率降低70%,加工过程能量消耗降低35%,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利用养殖基地,示范鲜食玉米青贮压制技术、过腹还田处理技术,形成集“种、养、加”为一体的“优质、绿色、节能、高效”农业模式,综合产能达到1000万元,通过建立成果转化基地,促进新品种、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做强,让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江斌伟)

上一条:【学习强国】梁晓玲:玉米田里寻“新玉”

下一条:【今日聚焦】小葡萄 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