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23-09

【学习强国】梁晓玲:玉米田里寻“新玉”

资料来源: 作者: 浏览量:

梁晓玲一年200多天奔波在田间地头,率团队培育出30多个“新玉”玉米品种,在天山南北广泛种植,实现了新疆玉米品种的大面积更替。用实际行动贯彻党的治疆方略,实干兴疆,富民兴疆。

今年6月,梁晓玲“毕业”了。在中国农业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上,她头戴博士帽,身穿学位袍,开心地与导师及实验室同学们合影留念,她也成了中国农大历史上最年长的博士毕业生。她激动又兴奋,那天发的朋友圈是:“千言万语无以表达此刻心情,唯有继续努力,为祖国的玉米事业再立新功!”

梁晓玲: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新疆玉米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为玉米画张“族谱”图

梁晓玲2014年开始读博,那年她51岁。有人劝她:“都这个岁数了,资历、成果、荣誉啥都有了,何必还要吃这份苦?”她有自己的道理:“我不图名利,只想在专业上有所突破。”之前做常规育种,人往大田里一扎,“一把尺子一杆秤”就能做科研。如今进入分子育种时代,常规育种陷入瓶颈,无法突破就只能原地踏步。“我是学科带头人,还是专业导师,要带学生,培养年轻人,自己都被新知识卡住了,还怎么指导别人?”她一边听讲座、查资料自学,一边渴望到专业院校系统学习。刚好那年中国农业大学与新疆农科院联合培养博士,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通俗地讲,常规育种类似“以貌取人”——专挑“个头适中、穗子大、产量高、抗倒伏、抗病虫”等“漂亮”表型的玉米为育种材料,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筛选,效率低、周期长。分子育种则“由表及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改造植物基因组,从而获得更优质的植物品种,相当于为常规育种插上了一双翅膀。

从读博开始,梁晓玲就设立了自己团队的分子育种目标:利用基因芯片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扫描,明确亲缘关系,划分杂种优势群,建立育种模式。这个过程“就像为玉米画一张‘族谱’图,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各材料间的遗传关系”。掌握了“图”的密码,就可以进行设计育种。

梁晓玲和团队从中寻找突破方向。合理增密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但密度增加,田间通风不良,湿度、温度相对较高,容易引起玉米茎腐病,降低玉米抗倒伏能力。团队以此展开攻关,一方面利用已知抗茎腐病分子标记对现有材料进行鉴定,筛选抗病材料;另一方面利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的高抗茎腐病材料与病感材料杂交,构建玉米抗茎腐病连锁群体,挖掘抗病新基因,选育抗茎腐病新材料。

要做研究,还要处理日常事务,梁晓玲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奇怪的是,“也不觉得累,不知道哪来那么大干劲”。她相信那句话: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

越热越要往地里去

做育种辛苦,尤其是做玉米育种。每年七、八月份是全年的高温期,也是玉米的授粉期、玉米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的关键期。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头上开雄花,腰间结穗的是雌花。玉米授粉分自交和杂交,自交要在雌花没吐丝之前就用袋子套起来,防止其他花粉落到上面变成杂交,这个过程需要持续40天左右。

这是最热的40天,梁晓玲带着团队每天都要下地为玉米套袋,每次都像蒸一场桑拿。有时花粉掉到脸上、脖子上,被汗水一浸,导致皮肤过敏,痒得难受。遇上浇地,地里湿,两脚全是泥。这项工作需要冒着酷暑不停地在地里走动,特别消耗体力。当时课题组就她一位女性,她想有个伴,结果人来了,又走了——别人干不了,她却像铁打的似的,往地里一钻就是一天,天不黑不出来,团队里的小伙子都自愧不如。除了给玉米套袋授粉,还要观察材料,做记录,试验田成千上万株玉米的材料信息都要记载下来,花的颜色、丝的颜色……

一边忙自己的试验田,一边还要帮农民解决玉米种植中出现的问题,“就像有人催着,总是马不停蹄”。相比北疆,南疆更热,尤其喀什、和田一带,风沙很大,到地里走一趟,出来就是个“土人”。梁晓玲打趣说,“我们比农民还农民。农民都是趁早晚凉快才下地,我们却是越热越要往地里走——因为你要观察玉米的耐热性、耐旱性。只有了解品种特性,才能为农民做好后续服务,指导田间管理。”

6月是南疆玉米复播季,气温高,容易发生病虫害,所以一出苗就要打药,否则被虫子吃掉一些,再被野鸡吃掉一些,产量就会直线下降,因此要反复向农民讲解防治措施,叮嘱他们喷药保苗。

有一年,梁晓玲到地里察看苗情,见玉米齐刷刷的长势还不错,心里很高兴。谁知她刚回到住所准备休息,就接到农民打来的告急电话:“快来看看吧,地里的玉米都倒了。”她赶紧折返,原来刮了一场大风,玉米被拦腰折断了。再仔细观察,发现里面全是虫子——对玉米危害最大的玉米螟,把玉米秆都蛀空了。

有了这个惨痛教训,梁晓玲和团队第二年早早下手,把国内植保专家请到南疆,并在新疆疏勒县建立了一块示范田,现场手把手教农民如何防虫治虫。然后盯着他们打药,打完药的瓶子上交,确定药都用上了,结果那年玉米产量一下就上去了。从此农民知道了防虫的重要性,以前打药嫌费力费钱,现在直接用无人机喷洒。梁晓玲说:“做这些必须身处一线,如果不能发现问题,又如何能够解决问题呢?”

梁晓玲带领团队不断推出玉米新品种

为粮食安全挑大梁

做农业周期长,一个新品种从培育到上市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有些新品种一上市就“见光死”,为啥呢?因为试验田像“温室”,有最好的管理手段,最优越的生长条件,但农民的大田可不一样。因此“育种难,推广更难”,新品种必须经得起风吹雨打。

新玉29是梁晓玲团队成功培育的玉米品种之一,田间表现非常突出,早熟性、高产稳产性、抗倒伏性等都很好,但制种产量低,成了推广的障碍。她和团队持续攻关,研发出一种“早熟玉米高产制种方法”,既保持杂交种性状不变,又能提高制种产量。这一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有了种子,新玉29推广面积迅速扩大,最高年份种植面积有200多万亩。

合理增密是增产的有效手段之一。以往南疆复播每亩种3000多株玉米,新玉29种植密度提高到6000株,亩产也从300多公斤提升至500多公斤。2009年,新玉29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成为南疆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这些年梁晓玲团队不断推出玉米新品种,且各有特点。新玉54粮饲兼用,不仅玉米产量高,秸秆产量也高——牲畜饲料也需要秸秆;新玉108产量高、熟期早、脱水快,适合大面积机械化收粒,“像收小麦一样收玉米,颗粒直接归仓,农民很喜欢”。

育种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了加快育种进程,新疆农科院在海南建立了育种基地,每年冬天,梁晓玲就“候鸟”似的新疆、海南两地飞,她不记得在海南的玉米地里度过了多少个春节。

梁晓玲深爱自己的职业,以从事玉米育种为荣,“玉米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挑起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梁”。梁晓玲介绍,目前我国玉米以饲料为主,因此有“要吃肉奶蛋,全靠玉米换”之说。玉米用途广泛,能做淀粉、酒精、添加剂、医药等产品,以玉米为原料的制品多达3000多种。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中,玉米产能超过40%,我国小麦、水稻都能做到自给自足,唯独玉米还需要进口。因此,国家的方针是“稳定玉米面积,提高玉米单产,确保粮食安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个“禾下乘凉梦”,梁晓玲也有一个“天山玉米梦”:培育出能种遍天山南北、祖国大地的玉米新品种,让中国农民因种玉米而致富!


上一条:【西南商报】新疆疏勒县:小辣椒大产业 映红农民致富路

下一条:【乌鲁木齐晚报】走进乡村看振兴 给玉米穿上“保鲜衣”